美智库:美国的新挑战——应对粮食安全危机
美国外交学会网站近日发布题为《美国的新挑战:应对粮食安全危机》的文章,作者为该学会客座研究员戈登·戈德斯坦(Gordon Goldstein)和JP摩根集团全球投行事务负责人恩格尔·奥肯(Engel Oken)。文章称,虽然拜登宣布重返《巴黎协定》,承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但如果美国不同时发挥领导作用来应对粮食安全危机,将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文章认为,应对粮食安全危机需要借力于新兴技术的进步、创新政策以及公私部门间的深度合作。
全球粮食局面不稳定
文章认为,全球层面的粮食不稳定局面令人震惊。随着全球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近100亿,民众收入也将同步有所增长,预计全球粮食总需求将增长50%以上,对肉和乳制品等资源密集型食物的需求将增长70%。粮食可持续性危机显示出令人不安的节奏。根据近期研究,在过去60年间,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可能达到全球粮食产能的20%以上。如果农作物和牧草的产量继续按预期增长,到2050年,农业用地将需要增加近乎印度国土面积的两倍。
文章同时指出,自1990年以来,全球大约24%的温室气体排放可归因于粮食体系和对牲畜的过度依赖。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甲烷进一步加剧了该问题,其对环境的危害是二氧化碳的30至80倍。
美国面临严峻挑战
文章称,据估计,美国有2300万人生活在“食物荒漠”(缺乏健康食物的低收入地区)。新冠疫情已导致超过5000万美国人面临粮食安全问题,这说明美国粮食体系和供应链弹性不足。低收入阶层的美国人将其收入的30-40%用于购买食品。粮食安全危机也促使拜登政府提议为面临风险的美国家庭提供数百亿美元的新联邦援助。
文章注意到,美国历史上一直利用粮食政策加强与盟国的关系、提升自身全球影响力,包括“粮食换和平计划”、“绿色革命”或所谓“第三次农业革命”等。美国应再次利用其丰富的农业外交政策加强对盟国及友好国家的影响力,尤其是对那些面临粮食安全保障问题的中东、非洲和亚洲新兴经济体。美可通过加强公私合作与政策创新,加快推动全球粮食体系向可持续发展过渡。文章还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作用进行了评述。
新兴技术进步成为关键
文章称,新兴技术的进步有助于缓解粮食危机,并有望扩大美国海外影响力。粮食可持续性的下一个时代将受全球技术突破的影响,如5G、机器人、人工智能和纳米技术。美应投资于那些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并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技术领域,具体包括:遗传学、微生物组、育种等农业生物技术;植物蛋白等替代性食品产品;智能农场管理系统;自动化和无人机监测;以及室内农业和水产养殖等新型农业。
文章建议拜登政府推动相关税收、投资、监管和补贴政策,推动更多资本投向粮食可持续性战略的过渡进程,包括对细胞培养肉和植物肉的投资、更广泛地实施再生农业实践,以及减少整个粮食价值链的浪费等。文章认为,在这些创新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和国家,不仅可强化全球粮食供应,还将获取嵌入在全球粮食供应链中的知识产权、信息和数据。除了应对紧迫的全球挑战,美国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创新还将支持《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的目标。
文章还认为,应对粮食可持续性的挑战需要创新和公私部门协调合作达到新水平。拜登政府应考虑成立一个由政府和私营部门专家组成的高级别委员会,以制定多方面的粮食可持续性战略。
编辑 | 杨斯涵
审校 | 李溯
终审 | 刘华
北约前最高军事长官撰文:中美爆发海上战事的四种可能性
美国彭博社网站近期发布北约前最高军事长官、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荣誉院长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的文章《中美爆发海上战事的四种可能性》。文章认为,中美目前在四个海上区域形成潜在“冲突爆发点”,其中台海区域最为危险。点击查看更多>>
参考智库城市主题线上研讨会:如何用好旅游资源扩大城市海外影响力
参考消息报社参考智库与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4月30日共同主办“如何用好旅游资源扩大城市海外影响力”线上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的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言,与各地城市代表共同探讨当前形势下如何运用文旅资源加强城市海外传播的路径和语境。点击查看更多
兰德公司报告:《朝鲜和台湾海峡的威慑状态及其原因》
兰德公司近日发布题为《朝鲜和台湾海峡的威慑状态及其原因》的报告。报告认为美国在台海议题上的“威慑力”正在下降,鼓动拜登政府“明确美国在台利益”,并在对台政策方面保持高度谨慎。报告中文译文约7.9万字。点击查看更多>>